近日,中非药品创新与医药产业国际合作论坛在武汉启幕,来自湖北与非洲多国的政府代表、专家学者、企业家及国际组织负责人齐聚一堂,共谋鄂非卫生健康合作新路径。作为论坛的重要延伸,11月21日下午,参与活动的马里等非洲国家代表走进长江职业学院武汉新城校区,开展“科技创新荆楚行”实地参访活动,深入体验湖北职业教育在医药健康领域的创新实践与文化传承。
在长江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童静菊、校长崔锋、纪委书记张术平以及人福非洲板块董事长李文胜等陪同下,非洲嘉宾先后参观了长江职业学院中药文化博物馆、动态模拟制药工厂数字化产线集群、艾灸馆、急救教育培训基地及非遗作品展。一步一景,一景一悟,非洲友人对湖北医药职业教育的发展成就频频赞叹。
在中医药博物馆,千年医药智慧通过一味味药材、一幅幅图文娓娓道来;在动态模拟制药工厂,全流程数字化产线集群展示了现代制药技术的高效与精准;而在艾灸馆,外宾们亲身体验了艾灸的温热疗法,不断为这一传统技艺的“神奇效果”竖起大拇指。参观时间一再延长,交流氛围热烈而融洽。
非遗展示区同样引人入胜。“五育坊”工作室里,学生们用中药自制的贴画、香囊、压花灯、护腕、耳环及艺术设计学院、文化教育学院、城市建设学院的非遗作品如缠花、西兰卡普衍纸、京剧头饰、青花瓷、剪纸、漆扇、叶画等,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职业教育融合的成果。
非洲代表们对中药耳环表现出浓厚兴趣——八角、松果、橡果、莲蓬、白芷等药材,经过巧妙设计变成了独具东方美感的饰品。“这不仅是饰品,更是可佩戴的文化符号。”一位非洲代表赞叹道。
最热闹的当数香囊制作区。学生们准备了四种功效各异的配方:助眠安神的薰衣草、玫瑰花、艾草、茉莉花;提神醒脑的薄荷、冰片、绿茶、迷迭香;驱防蚊虫的香茅、艾草、丁香、薄荷;预防感冒的陈皮、艾草、高良姜、丁香。非洲代表们亲手调配药材,装入丝绸袋中,每一个香囊都成为中非友谊的独特见证。
马里国家医药公司总经理西索科·马马迪在参观后感慨道:“我非常高兴来到长江职业学院,中药、制药等环节给我带来很好的体验。我感到使用中药能有效预防疾病,这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健康智慧。”一位非洲代表在留言簿上写道:“我很惊讶,这是一个很特殊、很有特色的学校,期待下次再来。”
从中非论坛的“对话”到校园参访的“实践”,湖北正以职业教育为桥梁,推动中非健康合作走向更深层次、更广领域。正如长江职业学院校长崔锋所言:“我们愿与非洲朋友一道,以教育为媒,以科技为力,共同书写中非卫生健康事业的新篇章。”(通讯员:张俊 张晓英 刘靓)

